“小锣一敲沙郎郎,我把金华变化唱一唱。别的方面慢点唱,先唱金华城里厢。过去中山路,从铁岭头到火车站,一排排茅铺紧相连;现在中山路上大变样,两边九层十层高楼房。国际大酒店,二十三层高得吓人相。”
这是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东小锣书”代表性传承人施水云编写的曲子。现年93岁的他,虽已不再敲起小锣“嚓啷啷”唱那些曲目,但对于小锣书的过往永远难忘。
小锣书,据说最早源于清末时期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清朝时期,“朝报”是朝廷向天下臣民传知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它由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并在民间公开销售。为了让更多人知晓信息,就催生了“唱朝报”这一社会现象。“唱朝报”没有固定的曲谱,都是按照当天内容自由发挥。
时光流转,回首间,烧开的茶水、汩汩的水汽、“铛铛铛”的锣声、喝茶的听客……形成了那个年代“唱朝报”的市井文化。
经历时代的浪潮,“唱朝报”逐渐演变为“小热昏”。一曲小热昏,唱尽世间百态。
“小热昏”开山鼻祖杜宝林,是个敢想敢为之人,时代的动荡从未磨平他的棱角,年少的他只身前往苏州,拜卖梨膏糖的陈长生为师。自带滑稽气质的杜宝林,每当腰板一挺、小锣一敲,开始叫卖自家的梨膏糖,总能吸引众多百姓观看购买。热闹的背后,串起的是杜宝林始终如一的坚持。1905年,杜宝林用“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家长里短。“小锣敲来嚓啷啷,今朝唱些啥名堂……”他一改过去卖糖艺人单纯唱支小曲、说点笑话的谋生方式,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在他一说一唱间徐徐展开。因大多节目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常招致官差驱赶,为逃避追究,他取其名为“小热昏”,意为演员自己发昏说的胡话。原本只是为了招揽顾客来买朝报和梨膏糖而演唱的段子,现发展成为曲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曲艺的传承充满着未知,一个地方文化不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完全地复制。文化的包容,使得“小热昏”在金华金东这片土地绽放出别样的“曲艺之花”——“小锣书”。
17岁那年,家住金东区东孝街道施村的施水云开始拜师学说小锣书。一副三角架、一张长板凳、一只锣,就是一个小小的舞台,梨膏糖卖到哪里他们就把小锣书说到哪里。跟着师傅学了三年之久,施水云才出师。年复一年,施水云说的小锣书越来越有名气,有人开始上门“请活”。
持续多年,施水云每天手拿一盏汽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将小锣书唱出了金东特色。“我的师傅是黄瑞泉,我的师太公是杜宝林。”施水云骄傲地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小锣书”既保持着“小热昏”的曲艺特点,同时融合了金东本土文化。近年来,小锣书仿佛在生活中渐渐消失,施水云迫切地想要传承这一文化。“今年我收了一个徒弟,他叫叶振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锣书的传承人。”施水云说。他希望小锣书在未来传承中,既不失传统味道,又蕴藏本土韵味。
在施水云眼中,小锣书还很年轻。
下一篇:武术传少年 古老拳种焕发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