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风采 > 传承 · 其他 >
每天游弋在书报海洋里 97岁“书迷爷爷”阅读传家风
2025-04-24 10:35:21

“走慢点,走慢点!”护士在后面紧喊着,老人却已笑盈盈推着助行器,一步一步走出病房好几米远。

4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同济医院综合科住院病房,恰好看到这一幕。

这位笑盈盈的老人,正是97岁“书迷爷爷”宋益三。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243.png

“扶优、扶特”建言被纳入新政策

97岁老人被赞“银发智囊”

“正反两面,手写了满满2页纸。”2025年1月22日,省粮食局走访慰问老干部,局长易俊东看到宋益三老人拿着手写的建议,条理清晰,恳切陈词,深感震撼。

宋益三,1928年3月出生,河南范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从1942年起,阅读,伴随他整个职业生涯。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257.png

一辈子热爱读书,见缝插针地学习。退休后充裕的阅读时光,让宋益三眼界更开阔。他屡屡建言皆与时代同频,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建议,还被纳入全省粮食工作的文件。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他提出发展营养食品的建议,被纳入2017年湖北省粮食工作报告。”省粮食局原局长胡新明对此记忆犹新,“宋老89岁仍心系粮食工作,他的及时提醒,丰富了我们的工作思路,被赞为‘银发智囊’。”

湖北粮食品种主要是水稻、小麦,其他粮食作物以往获关注较少。宋益三提出“鄂西北、鄂西南的杂粮品种丰富,要好好开发,既能解决山区百姓的收入增长,也可丰富城乡老百姓的主食品种”。据此,2018年粮油精深加工项目申报的相关政策做出调整,原本文件中的“扶强、扶大”之后又增加了“扶优、扶特”。

近年来,宋益三收集研究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资料,结合湖北实际,提出调整粮食结构、引进优质稻、发展杂粮、壮大橄榄油产业等一系列意见建议,跃动着与时代同频的敏锐触角。

“三件套”伴读近30年

爱看书影响两代人

“一个放大镜、一支红蓝铅笔、一把裁纸刀,他可以坐好几个小时。中午吃饭,喊了几遍,他仍坚持要先读完那一章。”看到老人对书籍的沉迷,女儿宋洁常常既欣喜又心疼。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307.png

1994年底,宋益三退休后,阅读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1998年,白内障手术后,右眼视力持续下降,几近失明。一个放大镜,一只眼睛,也不能阻碍他对阅读的炽爱。家中常备眼药水,随手就能摸出3支,宋洁担心父亲的眼睛吃不消,更让她发愁的是,“家里能看的书都读完了,我只能去网上淘新书”。

今年2月,得知一本新的党史出版,老人迫不及待,一再催促快买。为此,宋洁又是网购,又是跑新华书店,大费周章。

“宋老的书几乎满是红蓝铅笔的标注。”“封面泛黄,书页都翻卷边了。”“他会拿出笔记,讲得有理有据。”从前的3位同事谈起宋益三看书的认真,肃然起敬。

“中午一起吃盒饭,宋局长说起自己14岁就参加革命,遗憾读书少。”同事胡新明回忆刚参加工作时,宋益三经常鼓励年轻人多读书。

“躺在病床上,还要看报。”4月17日,刚去医院照顾完宋益三,宋洁带回了一沓用手撕的剪报,无奈地笑道。这些剪报,家里有好几箱。记者翻阅看到,既有《我们为什么要“拥抱”太阳?》的科技前瞻,也有《湖北开放大通道穿山越海连通国际产业链》的本地关切。

读书,也成宋家家风。老人二儿子,今年74岁的宋建华以阅读为乐。回忆小学三年级时得到人生第一套书时的喜悦,他忍不住嘴角上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4册,我读了两遍。”从此,他嗜书爱书,攒零花钱买书;当兵入伍后,每月津贴至少1/3用来买书,不仅自己看,还乐意和朋友分享。

宋益三的小孙女中国古典哲学专业读完,又继续攻读西方哲学,成为一名博士后。

自学营养知识,定制杂粮早餐

读书成为健康源泉

4月初,家人询问医生,宋爷爷年纪这么大,是否需要摄入防止老年痴呆的药品?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317.png

“不需要!不需要!”综合科医生廖文慧忍不住笑出声回答。

“经评估,宋爷爷记忆力很好,思维非常清晰,不用吃药。”廖文慧感叹,与同龄人比,老人身体机能非常优秀,大脑状态更是强出一大截。

“这和爷爷平常热爱阅读也有关。”住院期间,宋益三成为医护们口中“爱读书的宋爷爷”。廖文慧说,读书能促进新神经元生成,通过词汇积累和逻辑分析锻炼了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而持续阅读可有效减少阿尔茨海默症等认知障碍的发生概率,其效果类似于“心理体操”,能保持大脑活跃性。

退休后,卸下工作重担的宋爷爷,有了时间关注身体健康。“搭配杂粮、控盐限油……”通过读书学习,宋爷爷给自己制定了食谱,一直遵照执行。现在,每日早餐桌上,一盘一杯:盘里是红薯、山药等杂粮,杯里是用红豆、黑豆、黄豆、芝麻、花生混合打制的豆浆。“他吃饭很简单,一点杂粮,中饭和晚餐喜好面食,配些青菜和鱼、肉。”女儿宋洁告诉记者,医生看了,都称赞宋爷爷的食谱制定思路正确,兼顾了品类丰富、粗细搭配、口味清淡多个健康原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读书使人清心,让人明智,乐享生活。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