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为纸,以刀代笔。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
刘鹏鹂,笔名安然,1972年9月8日生于西安市鄠邑区,系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鄠邑区李氏木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据刘鹏鹂介绍,“李氏木刻技艺”是1877年由先祖李万发从湖北郧西县辗转传承带入户县玉蝉乡太平村。而她则是因舅父李文斌的指引,打开了“木艺之窗”,是从事木刻技艺中为数不多的女性。
刘鹏鹂
刘鹏鹂9岁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木刻”。那年家里添置了一个大衣柜,漆工上漆之后,刘鹏鹂的母亲留下他们的工具,亲自动手为衣柜刻木作画。小小的她站在一旁看得入神,一幅熊猫吃竹子的景象一点点在母亲手下展现。当年的景象,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也正是那幅“熊猫吃竹子”,让她对“木刻”一见倾心。
刘鹏鹂打小就在绘画美术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文化课成绩却时好时坏,父亲认为她不务正业,坚决反对。而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对艺术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一直给予她精神上的支持。
16岁的刘鹏鹂初中毕业后,学校突然停办了。没学上的她被母亲带到了舅舅家,因为舅舅是户县的文化名人,书法绘画均有建树,而且继承了祖传的木刻技艺。见到舅舅的那天,刘鹏鹂画了一幅兰花,舅舅看了一眼,便决定收她为徒。
此后,刘鹏鹂一周到舅舅家一次,带上自己的作品和三个问题,包括创作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等,通过和舅舅的学习,刘鹏鹂不仅传承到了木刻技艺,还继承了舅舅身上独立、果敢的特质。
17岁时,经人介绍,刘鹏鹂进了户县木器厂,也就是在这份工作经历中,她日夜沉浸其中,如切如磋,如凿如磨。在精雕细刻中撞击灵感,于方寸之间体味远近、高低、深浅、块面的层次关系,揣摩雕刻艺术的真谛。
这几年,刘鹏鹂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鄠邑区的工作室里搞创作,陪伴她的都是木头、石头、电锯、榔头。刘鹏鹂说,“创作的过程很辛苦,但也充满乐趣。每天拿榔头敲敲打打,或者拿起笔随心所欲画上几笔,或者翻翻历史典故,给自己增加一些创作的营养,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乐趣。我就是喜欢和木头较劲,痛并快乐着!”
刘鹏鹂多年努力获取的荣誉证书
成为传承人之后,刘鹏鹂对“木刻”多了一份责任。她会定期到小学和大学讲课,把非遗技艺带进校园。
刘鹏鹂说,“希望有一天,非遗技艺能真正融入教学课程当中,成为大学的选修课,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非遗,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传承者最大的心愿。同时,我想告诉喜欢传统技艺的年轻人,一定要做引领者,而不是模仿者,要做自己,不能做个附庸者。这样,我们的非遗技艺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