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全市首家城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中心——“小蓝花市民中心”正式启用。
地处江苏路街道,“小蓝花市民中心”占地面积630平方米,是沪上第一个以记忆健康为特色的市民中心。中心通过“记忆咖啡馆”“花田美术馆”“智慧体验区”“邻里共创区”“愚书房”“脑力健身房”“VR科普区”“和美家”“梦想家剧场”“小蓝花实验室”十个主题场景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创新式照护服务。
据了解,中心在运营模式上引入公益基金会和专业组织,探索“政府支持、机构自筹、项目培育、社会参与”的方式。长宁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昕表示,老年认知障碍体系建设需让先进的理念更深入人心、科学的方法更广泛适用、专业的机构更蓬勃发展、社会的参与更多元共享。长宁区以专业赋能、服务对接、社区共创、全龄参与为目标导向,以理念传播、筛查干预、家庭支持、行业赋能、友好网络为五个功能定位,探索建设该市民中心。
专业在细节
在“小蓝花市民中心”,专业考量嵌入空间的每一个细节:门口储物柜名为“忘不了”储物柜;咖啡馆服务人员是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和志愿者;空间内还收集汇总有国内外各类认知症相关书籍。
630平方米之外,市民中心的能效辐射到街区、赋能在行业。
比如最近“花田美术馆”的策展,正是年轻的感官艺术家团队根据愚园路真实场景,编制的一个体验认知障碍老人生活的记忆故事。从市民中心出发,经过电话亭、银行、面包房、药店等街区各个友好机构,最后回到此处还原和体会认知障碍老人所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症、关爱这个群体。
又比如“记忆课堂”品牌,将以排片的方式为养老机构护理员、社区综合体运营者、家庭照护者、公益活动组织者等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培训。接下来,区民政局将积极争取市级培训项目落地,为行业发展助力。
推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街区和社区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小蓝花”圆桌派正是长宁区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行动中创建的品牌沙龙。该活动会邀请来自街镇、养老行业、医疗机构、家属代表作为“小蓝花”圆桌派的嘉宾,共同参与探讨发展路径。
据悉,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小蓝花CITY WALK”活动将正式开启。随着赋能支持中心的投入使用,长宁区还会开展包括记忆咖啡馆、长者系列沙龙,以及艺术类、文体类疗愈课程等特色活动。助力提升认知障碍专业照护能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专业照护服务体系,营造更有温度、更具人文关怀的友好化氛围,让每一位长者都能享受更有温度、更有品质、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氤氲良好氛围
“小蓝花市民中心”的顺利启用得益于长宁区对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的孜孜以求。
该区以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等试点为契机,率先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行动,所有街镇均已创成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五年来,全区持续完善“专区+社区”服务格局,建立“标准+实践”支持体系,健全“嵌入+开放”服务网络,形成共同关爱认知障碍老人、共同助力认知照护服务的良好氛围。
全区完善了“专区+社区”服务格局。通过新建改建,在符合条件的13家养老机构设立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单元40个、建成认知障碍照护床位475张。今年还将新增照护床位130张。早在2020年,全区已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全覆盖,认知障碍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类专业服务。五年来,全区累计开展风险筛查近7万人,分析得出风险人数占老年人口的14.39%,明确了服务对象范围;实施早期干预6.03万人次,开展社区科普、个案干预、家庭支持等各类服务7.84万人次;依托综合为老中心等社区载体构建一站式服务支持体系和资源平台,相关创新实践案例入选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和“首届上海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全区建立“标准+实践”支持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指导实践创新,积极探索认知障碍照护特色的“家庭照护床位”“专业护理员队伍”“适老化改造”等服务内容,在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中凸显特色,为认知障碍老年群体及家庭提供专业支持。
在健全“嵌入+开放”服务网络方面,全要素集聚深化建设。长宁在每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都嵌入了老年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服务,在长者食堂、日托、长照中嵌入认知照护特色功能,在家门口服务站嵌入“记忆角”等服务功能,让认知障碍照护服务触手可及。同时,开放性地吸收各方资源,以区级养老服务专项基金为“助推器”,推动“小蓝花”播种计划、友好街区营造计划、“忘不了餐厅”“记忆课堂”等一批创新项目落地,每年举办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关爱月主题活动,累计发展友好志愿者1896名、友好机构172家,将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爱和接纳的友好理念送到“家门口”和“楼门口”。
(原载于2024年1月11日“文汇”客户端,采访对象供图)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