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东省德州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2024年德州市将开展居家养老“六助”关爱服务列入德州市21件民生实事。德州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方式,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浴、助医“六助”关爱服务。同时,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进行适老化改造。各县(市、区)通过设立为老慈善项目、组建为老志愿服务队伍等方式,增加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为老慈善项目 扶老助老办实事
“结婚50年了,心里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拍过婚纱照,没想到社区帮我们圆梦了。”5月30日,家住平原县桃园街道桃园新村71岁的吕书芹,看着社区为自己和老伴王长路拍摄的金婚照片感慨地说。
桃园新村党委副书记徐硕介绍,用相机定格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见证相濡以沫的金婚爱情故事,是桃园街道依托新风公益基金开展的老年婚纱摄影公益活动。主要为了弥补老年人结婚时没有婚纱照的遗憾,也希望能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风尚。
“我们以桃园街道为试点推进为老慈善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情浓五月 感恩母爱’文化惠民演出、暖心食堂‘情暖母亲节’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平原县民政局养老福利科科长杜坤说。
为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切实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近日,在德州市慈善事业工作座谈会上,德州市民政局发布了“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小改造助力幸福食光”“农村暖养 送爱到家”3个慈善项目。项目包括为德州市经济困难老年人每天提供一次1元至5元的助餐补贴,对助老幸福食堂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为8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及“六助”等服务。目前,市县两级慈善项目募捐活动正同步进行中。
组建志愿服务队 把关爱送上门
“年纪大了,出门理发不方便,现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定期免费上门服务,真是省心又省力。”5月29日,住在夏津县通泰景华苑养老服务中心的王连坤感激地说。
无独有偶。武城县老城镇小屯村村民李建国也深有感触。他的母亲刘秀花已是89岁高龄,是失能老人,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以及补贴家用,他在离家5公里远的一个工厂找了份工作,每天中午得骑电动车来回奔波为母亲准备饭菜。“即便如此,上班也总担心她渴了、病了。”李建国说。
但自从2024年村里的“幸福食堂”开门营业,李建国的烦恼迎刃而解。每天中午不到11点,小屯村“幸福食堂”门口就聚集起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都是老城镇“武爱夕阳”助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打扫卫生、准备饭菜、为不能出门用餐的老人送餐。了解到刘秀花家的情况后,志愿者张鑫主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她每次都会早去半小时,上门打扫卫生,看看老人需要什么,干完这些后再回到“幸福食堂”为老人打饭送餐。李建国感激地说:“志愿者来了,真帮了我大忙。”
德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副科长王仁海介绍,德州市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广泛招募具有特长的志愿者,确保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上门“六助”等照料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同时鼓励支持既有社会组织拓展志愿服务范围,增加为老服务内容;动员和组织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2024年以来,德州市已组建为老志愿服务队伍77支,招募志愿者3113人,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达7548小时。
适老化改造 让“有碍”变“有爱”
“老了,腿脚不便,最害怕的就是一个人在家里磕了碰了没人知道,现在你们帮我这么一改造,不容易摔倒了。”看着工作人员刚刚帮忙安装好的适老化扶手,家住夏津县白马湖镇69岁的侯小荣反复操作尝试后,不停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改造坡道、填平坑洼的地面、在卫生间安装扶手、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添置轮椅……不只是夏津,随着德州市实施的适老化改造工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家中一个或多个小小的变化,生活变得更舒心。
宁津县不断创新改造思路,切实解决适老化改造过程中资金不足、施工噪音等方面难题。并着眼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通过数据汇集、实地勘查、设备检测等多种方式,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辅助器具配适等方面综合评估,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450 个,让老年人改得舒心、用得顺心。
自2023年以来,德州市在充分调研“什么老人有需求,老年人需求是什么”的基础上,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智能化居家改造,截至目前,德州市共完成改造2752户。
“通过改造,全面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质量,打通了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了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的急难愁盼,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德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周蕾说。(德州日报记者 李莉 通讯员 吴娟娟 王齐帅 周洪涛)
(稿件原载于2024年6月4日《德州日报》5版)
来源:德州学习平台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