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才信息库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库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浙江嘉兴:一餐一床一驿站 搭建养老“幸福窝”
时间:2024-07-12 14:24:11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如何养老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养老问题也成为最广泛、最迫切、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嘉兴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1.3万,占户籍人口的29.54%。目前,嘉兴市养老服务主要包含机构养老、社区辅助养老和居家养老3种方式,其中99.3%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问题已成为养老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

2024年6月1日起,《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嘉兴市第一部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良性发展的重要地方性法规,填补了嘉兴居家养老方面的立法空白。

那么,老人为何都对“居家养老”青睐有加?村(社区)作为基层单位,为居家养老做了什么?居家养老中,医养康养结合的难点,未来能如何突破?

记者走访了居家老人生活中的“一餐一床一驿站”,看看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又缺什么。

居家情结

主导养老服务格局

居家老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今年80岁的张振荣和76岁的老伴,住在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的拆迁小区,虽然年事已高,但腿脚还算利索。他们的早晨从5点开始,安顿好早饭后,二老上午便出门到社区里和伙伴们一起唱越剧,下午在家休息,晚上出门散步。有时候,他们会到街道卫生院找医生续方拿药,或是辗转两次公交车到城市另一边找亲戚聊聊天。

被问及为何选择在家里养老,张振荣脱口而出:“方便呀!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就去哪。在养老院要出门还得报备,不自由,不太喜欢。”张爷爷和老伴一致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他俩不会去养老机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对于行动还利索的“活力老人”,没有什么强大动力能让他们从居家生活的惯性中走出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家庭是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这个观念的房屋住处,也是老人最熟悉的地方,很多老人甚至不愿意在晚年时搬家,就是出于对这份“熟悉”的依恋,而这份熟悉感是养老机构很难满足的。

如果对于相对健康的活力老人来说,居家养老是熟悉感导向的选择;那么对于高龄老人以及失能老人来说,为何也放弃服务更加全面的养老机构,回到家中居住呢?

今年94岁高龄的王冰斋爷爷,2018年在小区散步时,不慎摔倒,导致脊神经受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结束了在医院阶段性康复治疗的王爷爷,也面临着居家养老和进入相对专业的养老院或康养中心进行疗养的选择。

在医院康复治疗的一年半时间中,王爷爷的生活起居都由女儿和护工照料。王冰斋的女儿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我父亲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调换了超过10个护工,有些护工并不具备护理的基本知识,所以没干几天就得换人。”这样不愉快的经历,让身处其中的王女士对养老机构及相关护理人员不太信任。对于王爷爷本人来说,家里自在的生活节奏、适口的餐食、温馨的氛围,也让他更希望在家中安度晚年。

在住院一年半后,王爷爷最终还是回了家。在家中,王女士购买了一系列配合父亲康复训练的设备,并且雇了一名住家护工。“这样下来,我们每个月花费也将近7000块,不比住养老院便宜了,但能让老爸更加舒心,我们晚辈也更加安心。”

养老服务行业、医养结合人才队伍不够成熟这一现实因素,也让一部分老人在权衡之后,选择居家养老。

在观念与现实等多重因素合力下,养老服务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据相关媒体报道,传统的“9073”格局(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可能正转向“991”,居家养老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法撼动,反而在进一步强化。

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嘉兴颁布《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明晰养老服务的各方责任,积极构建以家庭为基础,以村(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公益互助服务等共同组成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

服务送到“家门口”

村(社)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吃你一个炮!”在海盐县城二二老区的养老驿站,83岁的李培荣正和老朋友下着象棋,不亦乐乎。

在武原街道南门社区,就有6个像这样的网格驿站设置在各小区内,居民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每天都有不少老人聚在一起打桥牌、下棋、看书。养老驿站除了3间宽敞的厅房外,旁边还有家庭医生巡诊点、理发室、崇军之家会谈室等,不大的场地,功能却很齐全。“每个月,这里还定期开展义诊、健康咨询服务、义剪等活动。”南门社区党委书记潘蕾介绍。

像这样的社区养老驿站,嘉兴市今年将新建100家,因地制宜为老年人提供不同功能类型的特色化服务。

基层的养老服务设施,是老人可以在“家门口”获得养老服务的基础条件。《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中,明确规定镇(街道)按照单处建筑面积不少于五百平方米的标准至少配置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按照单处建筑面积不少于三百平方米的标准至少配置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一条“刚性”要求,为社区成为居家养老的辅助力量留足发展空间。

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最终也常常汇聚在村(社区)基层,成为抵达老人的“最后一公里”。

“一荤一素,优惠后才4块钱,我们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吃上‘幸福饭’了!”南湖区清华社区幸福食堂自今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73岁的王荣根和社区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来这里就餐。像这样的社区老年食堂,今年嘉兴将新建30家,还有200个老年助餐点,进一步增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除此之外,还有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助浴、助洁、助行、代缴代购等服务,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家门口幸福养老。

将一系列服务集合在一起,建造一个养老服务综合体,也是嘉兴积极构建老年宜居环境、探索社会力量助力居家养老的一种路径。

在海宁市中心人民广场,有一座创新建设的嘉兴市首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城市养老客厅),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自启用以来,日均服务老人500余人次。

该综合体有别于传统养老机构和社区照料中心,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医食住行乐”等高频事项,让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沉浸式高品质养老服务。一层除了嵌入智慧养老场景外,还引入了专业养老照护用品商城;二层为社区食堂,让老人吃得美味又健康;三至四层主打“悦享时光”“智享教育”两大主题,老人在这里可以康复理疗、唱歌跳舞、休闲社交……尽享充实的老年生活。

从社区到市区,我们看到不同主体为居家养老创造的可能性。

社区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枢纽和平台,但服务来源并不局限于社区。设立在区(县)市等层级的专业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平台,如果能够辐射和调度区域内的服务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则是更加高效合理的配置。

在家看病

让养老与医疗“零距离”

“老丁,我来咯!今天好不好啊?”近日,治疗师邢卓斐与往常一样,来到嘉善县罗星街道的丁爷爷家,为他做康复训练。2023年7月,患有脑出血的丁爷爷从医院出院,建立“家庭病床”,正式开启居家养老。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邢卓斐与其他两位治疗师每周一、三、五下午,为丁爷爷做肢体被动活动、关节松动、言语训练等康复训练,每次40分钟。

“三个治疗师每隔一天过来,从不缺席,还有家庭医生张医生,我和她有微信,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她的。”丁爷爷的老伴李女士对于“家庭病床”服务赞不绝口。“一开始跟我们说有家庭病床,我还是蛮犹豫的,但想着老丁一直住医院也不是办法,就回来试试。”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续方配药只要在医生群里说一下,治疗师就会带上门。一年下来,丁爷爷也从只能搀扶着走路到现在可以单独走路了。

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5G移动内网专线,在县域内首创建立“家庭病床”这一特色服务,使病人在家中就能直接办理住院手续,享受住院医保报销。此外,罗星街道还投入家庭医生巡诊车助力家庭医生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提高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及连续性。今年5月16日,嘉善县也作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代表,受邀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医养结合“嘉善经验”。

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点、远程联合诊疗……嘉兴各地都在探索特色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这为居家养老最大的难点“看病难”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在《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中,也明确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医养康养结合机制。

目前,嘉兴主要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医疗卫生机构结合的医养综合体为基础,通过内设医务室、医养签约、巡回医疗点、流动服务车、家庭病床等服务方式,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融合发展,实现养老与医疗“零距离”。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3.83%,共有85家养老机构通过养中设医、医养签约合作两种形式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已经为有医疗需求的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243张。

将养老和医疗结合是必然趋势,却也任重道远。潘蕾告诉记者,她曾经想要引入嵌入式的社区卫生院,因资金不足、资质申请困难而搁置。“目前社区卫生院只能配药,连挂盐水都不行,因为没有资质。”这样的基层医疗点的确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而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模式需要民政、卫健以及医保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推动家庭病床与家庭养老床位融合发展。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王忱   通讯员: 倪佳伟   作者单位: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