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会同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21部门印发了《关于固本强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广州市“13334”农村养老服务方案的正式出台。
立足“一个中心”。《方案》以立足农村实际、聚焦农村养老突出需求为中心,深入组织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提出通过坚持党建引领、优化设施布局、提升功能定位等方式,推动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提出“三个支持”。支持挖掘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性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支持合理使用集体收益,可将集体经营收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支持金融助老,推动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
打造“三级中心”。打造区级失能老年人照护中心,依托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单元,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满足农村失能老年人刚性护理需求。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资源进行整合,并向周边养老服务站点及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指导和养老服务。打造农村特色颐康中心(站),利用1个街(镇)颐康中心带动辖区N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共同发力,构建聚合农村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及以失能照护为重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优化“三项服务”。优化多样式助餐配餐服务,坚持“一村一策”,在老年人居住较为分散、就餐需求量较少、难以形成一定助餐规模的地区探索区域流动送餐车等多种服务模式,在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助餐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探索 “片区厨房+集中配送”模式。优化定制式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积极探索符合农村住宅特点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和老年用品配置,依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或居家适老化改造体验区。优化到户式邻里互助养老服务,依托颐康中心(站)搭建农村邻里互助支持网络,发挥“近邻”“熟人”优势,遴选和培训亲友邻居等作为邻里互助养老员,组织有结对意愿的农村老年人成立互助养老小组,结合实际需求和组员能力开展生活照料等互助帮扶活动。
落实“四个坚持”。坚持“党建+农村养老”,依托村级党组织落实政府投放农村基层的养老服务资源,利用党建平台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坚持社会力量协同发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培育扶持以农村养老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探索“村委会+社会组织+志愿力量”服务模式。坚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一线服务人员工资待遇,鼓励农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培训评价补贴等。坚持深化医康养结合,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和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鼓励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乡村医生到村级养老服务站、邻里互助点、老年人家庭巡诊。
来源:中国社会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