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大学老干部、老专家、老教授组成的珞珈银龄宣讲团,自2021年4月组建以来,开展宣讲350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累计15万人次。目前宣讲团成员平均年龄70多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7岁。
锻造黄金阵容 凝聚宣讲力量
高度重视建机制。武汉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将珞珈银龄宣讲团工作纳入学校理论学习宣讲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明确牵头、组织实施等相关配合单位,建立互动交流机制、宣讲约课机制、线上研讨机制,充分发挥宣讲团的作用。
择优遴选强队伍。宣讲团老中青结合,通过全校离退休教职工自主报名与院系推荐相结合,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宣讲能力突出、有影响受欢迎被敬仰的优师名师进行理论宣讲,其他年富力强的统筹组织、配合服务等,确保宣讲队伍生机活力。
坚持精益求精 提升宣讲质量
紧扣政治主题。宣讲团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等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学科背景,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道理、情理,让党的宗旨、党的传统、党的伟绩深入人心。
紧扣受众对象。宣讲团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挖掘鲜活素材,精准选题,进行分众化、差异化宣讲。他们跟大学生谈理想信仰,跟青年教师谈科研报国,跟管理干部谈担当作为,跟老专家老教授谈初心不改、老有所为,跟普通市民谈民生福祉、社区发展;同时创新和丰富授课方式,先后开设“行走的党课”,推出“音乐党课”,用群众喜欢的话语方式和讲课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紧扣理论阐释。宣讲团紧扣社会现实,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宣讲受众应学、应知、应会的内容,与所思、所想、所盼的话题,开展研究,进行理论阐述,使群众在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实践上得到指导。近3年来,宣讲团成员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30余篇,并撰写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建议30余篇,宣讲文稿即将结集出版。
奉献诠释担当 唱响宣讲品牌
不辞辛劳下基层。四年间,宣讲团成员们风雨无阻,寒暑无间,随请随到。“大家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去哪里宣讲。”李健教授定居在北京,每次接到宣讲任务,都不远千里赶回武汉。仅2024年,他先后为大学、中学、科研院所、科技社团作科学家精神专题报告18场,听众4600余人次。
拳拳之心爱党之情。从高校到机关、从社区到企业、从部队到乡镇……350余场宣讲,饱含着宣讲团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开展理论宣讲,传递正能量的情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关注和报道宣讲团事迹,湖北卫视在黄金时段播放专题采访。宣讲团被评为湖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宣讲团的多位成员还获得“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突出贡献者”、湖北省优秀离退休老干部、武汉大学 “十佳老人”、“武昌周周讲”宣讲天团成员等。
来源:中国老年报 作者:武大宣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