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walk·舌尖上的幸福养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一直以来,杨浦始终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从养老到“享老”,织密养老“服务网”。
为展现城区养老服务发展成果,杨浦区民政局与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寻味walk·舌尖上的幸福养老”栏目,带大家走进辖区长者食堂,讲述“舌尖”上的幸福养老生活。
“我每天都来吃,我是这家饭堂的粉丝!”居民顾老伯喜笑颜开,“侬晓得伐?这家负责的是个福建人,做福建菜不要太正宗哦……”
社区长者食堂界,近两年“人才辈出”。杨浦区临青路靠近锦州湾路处,今年3月底亮起了一块新招牌:贝贝饭堂。有全杨浦近40家社区长者食堂珠玉在前,新店再要做出特色可并不容易。而这里,竟以一手“闽菜绝活”吸引了食客们的目光:瓦罐汤、珍珠丸、爆炒小海鲜……一到饭点人气爆棚。
一盅瓦罐汤里的妙趣
“老家”的瓦罐,煨出满满“好评”
一到中午11点半,贝贝饭堂里座无虚席。玻璃窗后,工作人员手脚不停,麻利地为来往食客取菜。其中,瓦罐汤是一大热门选项。有爷叔说,“社区食堂里卖瓦罐汤的,真是不多见。”
成年人拳头大的小瓦罐,放入母鸡、枸杞、虫草花、养肝草等食材,加盖慢炖数小时,直至食材酥烂、汤汁入味。一盅不多不少,餐前来一碗暖肚暖身,分量刚好。
“这个汤喝着有一股特殊的油香,食材搭配看着还很有营养。”71岁的居民徐女士很爱这一口鲜美,隔三差五就要来店里喝上一罐。
贝贝饭堂为什么会去做瓦罐汤?原来,这里的负责人廖七金,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人。用他的话说,自己家乡“地理位置上紧贴着沙县”。
福建人爱汤如宝,瓦罐汤更是当地特产。来到上海开饭堂之初,廖七金就想把瓦罐汤也一并带来。店里煨汤用的瓦罐,都是他从老家千里迢迢运来的。
由于瓦罐不伤食材营养结构,因此成为当地人煨制营养汤膳的首选。“这种煨汤方式在福建很常见,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鲜美,希望大家喝了之后全身都暖暖的。”廖七金说,瓦罐汤共有母鸡汤、老鸭汤两种可选,一盅12元。
瓦罐汤一盅下肚,接着就可以享受美味菜肴。被称为“连城三珍”之一的珍珠丸,以水芋、五花肉、糯米等为原料制作,外层晶莹内里粉糯,吃起来咸香适口;爆炒花蛤,加以辣椒炒制,原汁原味,饱满鲜嫩,堪称“下饭神菜”……一道道闽菜,让上海食客的舌尖感受不一样的滋味。
“不过,不是每一道闽菜都能被‘搬’到上海,也有一些会‘水土不服’。”廖七金说,“之前试过福建传统的手抓大骨,卖了两天销量不好,最终还是下架了。好在我们愿意试错,也会持续关注居民反馈,希望把更多闽南特色菜带给上海食客。”
一个福建人的助餐路
做饭是生意,也是情怀
老年人爱吃的清蒸鱼、肉饼炖蛋,上班族常点的菠萝咕咾肉、酸菜鱼,还有创新主食香辣凉皮、冷馄饨、凉粉……贝贝饭堂的美味,不只是闽菜。
目前,这里延续了社区长者食堂自选菜的模式,涵盖精品主打菜、营养蒸菜、现煮酸菜鱼、美味小炒、特色本帮面五大品类,口味以本帮菜为底色,点缀闽菜、川菜等,每日供应近100种菜品,浓油赤酱、清淡家常、麻辣鲜香应有尽有,包罗天南海北的口味,满足五湖四海、各年龄段的喜好。
“我们附近有居民区、学校,也有办公楼、医院、在建工地,可谓‘众口难调’。为此,餐厅每天的午间菜色会随着时段更换。”廖七金说,“中午12点前,食客以老年人为主,菜品主打减油减糖、爽口养生,12点后,年轻上班族、工人来得多,我们就会摆出更多辣菜、小海鲜,比如麻辣鸡丝、爆炒花蛤等等。”
廖七金在福建从事餐饮业多年,2019年才来到江浙一带发展,开起了工地食堂。2023年,廖七金来到上海继续办工地食堂,却因一个机缘巧合,让他认识到了社区长者食堂这一新兴的为老助餐新模式。“给老年人做放心餐,为老年人服务,我想,这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2024年3月底,由廖七金负责运营的首家社区长者食堂——大桥街道贝贝饭堂进入试运营阶段,并于4月12日正式开业。自此,他和团队便一心扑在了为老助餐上。贝贝饭堂每天供应早、午、晚三餐,早班师傅每天凌晨2点半到岗,午班师傅也于清晨6点半陆续就位,各种餐点现烧现做,绝不隔夜,给老年人提供最新鲜的餐点。
“我们的米饭也是每天现蒸的,不是电饭煲做,而是用木桶蒸。”廖七金介绍,店里的米饭需要经历三道工序:用开水煮、放入木桶蒸、放在保温锅保温。“用开水煮,是为了给大米脱糖,这样对老年人身体更‘友好’。我们的大米一天要用200斤,也就是做400斤的饭,老年人吃不饱的都可以自助续饭。”
对廖七金来说,做饭是生意,也是情怀。为老助餐之路上,他希望把贝贝饭堂品牌带向更多地方……
在杨浦
还有哪些美味又方便的
“家门口”长者食堂?
找找离你最近的那家!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高丽颖、温士昕)
上一篇:老年助餐,推得开还要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