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午,在江山市石门镇溪底村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享食堂)里,排骨炖萝卜、黄豆炖肉皮、番茄豆腐汤……各种菜品热气腾腾,村里的老人们互相打着招呼,打好饭就坐下吃了起来。
自己种的菜卖给共享食堂
“这冬瓜说不定就是我种的呢!”71岁的溪底村村民王青仙喜滋滋地一边吃饭,一边对一起吃饭的邻居说。去年开始食堂可以用菜换餐,王青仙就把自己种的南瓜、萝卜、冬瓜等蔬菜卖给食堂,换成餐费。
“我喜欢种菜,今年通过卖菜给共享食堂,已经赚了三四百元钱!”王青仙说,这个离家仅200来米的共享食堂真的太好了,一个人吃饭不好烧,共享食堂离家近、价格也不贵,只要到点来吃饭就可以了,“卖菜的钱,能在食堂吃一个多月了,挺好的!”
热闹的共享食堂
“去年,我们食堂开始接收老年人自己种的蔬菜、蛋类等食材,通过以菜换餐的方式,让老年人体会到老有所为的快乐。”石门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何新林告诉记者,之前有在食堂吃饭的老人说,家里种了很多菜吃不完,这里还要花钱吃饭。而食堂本来就是要买菜的,于是,共享食堂就与有需求的老人达成协议,村民自家种养的农副产品,可以用不低于市场的价格折成现金,存入就餐卡。这个做法,既解决了部分老人农副产品储存和销售的问题,也让老人的餐费更充足。
溪底村的共享食堂于2020年5月开始正式营业,由专业团队承包经营,日常可供80—100人同时就餐。除了用餐,这里还设有儿童之家、舞蹈功房、南孔书屋,更有为老年人打造的老年学堂、医务室、照料中心、助浴室等,自开张以来,每天人气爆棚。
目前,石门镇15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共设有16个共享食堂。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共享食堂还提供送餐服务。
近两年,江山市聚焦老年群体“吃饭难”关键小事,打造居家养老“共享食堂”阵地,融文化、康养、公益、照料等多元服务场景,形成布局均衡、方便可及、覆盖全域的助餐服务网,实现老年人“家门口”幸福养老。截至目前,江山市建成共享食堂(助餐点)288家,助餐服务覆盖率达96.57%,每日就餐人员超5000人次。
(图片由受访者和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