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才信息库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库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慢病调理 >
老年人也可拥有适合自己的“秋天第一杯奶茶”
2024-08-26 14:47:40

立秋以来,年轻人的朋友圈纷纷晒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今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袁春云教授表示,秋季燥邪易伤津液,使人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症状。老年人由于阴液不足,抵抗力相对较弱,秋燥的影响更为明显。中医讲究“未病先防”,通过饮用适合的养生茶调理身体,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还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因此,老年人也可以拥有适合自己的“秋天第一杯奶茶”。


哪些养生茶适合老年人饮用?


有哪些适合老年人的“秋天第一杯奶茶”?袁春云教授推荐了以下几款养生茶。


桑菊润肺茶


材料:桑叶、菊花、麦冬、桔梗。


功效:桑叶和菊花都是中医中常用的清热疏风、润肺止咳的药材,麦冬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之功,桔梗则能宣肺泄邪、利咽开音。桑菊润肺茶适合秋季容易感冒、咳嗽、咽喉不适的老年人饮用,有助于清肺润燥,缓解秋燥对呼吸道的刺激。


制作方法:取桑叶、菊花各3克,麦冬、桔梗各5克,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即可。每日饮用一到两次。


红枣桂圆茶


材料:红枣、桂圆、枸杞。


功效:红枣和桂圆在中医中被视为补气养血的佳品,尤其适合气血虚弱的老年人饮用。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红枣桂圆茶能补血安神、增强体质,对预防秋季常见的失眠、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但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制作方法:取红枣5枚、桂圆肉5克、枸杞10克,用热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些蜂蜜调味。


梨百合银耳茶


材料:梨、百合、银耳、冰糖。


功效:梨在中医中被称为“天然润燥果”,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百合则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银耳被誉为“平民燕窝”,具有滋阴润肺、益气养颜的功效。此茶尤其适合老年人因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干咳无痰等症状,但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制作方法:梨1个切片,银耳10克泡发后撕成小块,百合10克洗净,与适量冰糖一起加水炖煮30分钟,待银耳软糯后即可饮用。


陈皮普洱茶


材料:陈皮、普洱茶。


功效:陈皮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普洱茶则有健脾暖胃、化痰解腻的作用。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寒等问题,陈皮普洱茶可以帮助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祛除体内寒气。


制作方法:取陈皮3克、普洱茶5克,用热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可根据个人喜好多次冲泡。


饮用秋季养生茶有哪些注意事项?


袁春云教授表示,老年人饮用秋季养生茶,要注意这些事项:


适量饮用。养生茶虽有调理身心、预防疾病的作用,但老年人在饮用时需注意适量。长期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体内湿气滞留、消化不良,甚至加重体内寒气。尤其是针对一些药性较强的中草药,过量服用可能引发副作用,如肠胃不适、血压波动等。因此,建议每天饮用的养生茶量保持在2至3杯,并根据个人体质适度调整。


结合体质。中医强调因人制宜,老年人在选择养生茶时,应结合自身的体质特点。体质偏热者适宜饮用凉性或平性的茶饮,如桑菊润肺茶;体质虚寒者适宜温热性茶饮,如红枣桂圆茶或陈皮普洱茶。此外,老年人若有特殊体质,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养生茶,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茶饮时间与方式。老年人饮茶时间和方式同样重要。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建议老年人在上午和下午各饮用一次养生茶,避免空腹饮用,以免对胃肠产生刺激。此外,秋季饮茶宜温热不宜过凉,饮用过凉的茶水可能会引起胃寒或感冒。冲泡养生茶时,水温控制在80℃至90℃为宜,以保持茶中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


饮食与作息的配合。养生茶虽有助于身体调理,但仅靠饮茶并不足以全面实现养生效果。老年人应结合饮食、作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理。秋季饮食宜清淡滋润,少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多摄入润肺的水果和蔬菜,如梨、白萝卜、百合等。作息方面,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改善新陈代谢。


观察身体反应。在饮用养生茶的过程中,老年人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腹胀、腹泻、口干舌燥等,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此外,对于首次尝试某种新茶饮的老年人,建议先少量饮用,待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后再适量增加,以降低过敏或不耐受的风险。


袁春云教授提醒,秋季是一个需注重养生的季节,老年人通过饮用适合的养生茶,能够有效应对秋燥带来的不适,增强体质,提升生活质量。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老年人在选择养生方法时,应注意与自然节律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记者:杨云龙       通讯员:熊浙冶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