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想要保持健康,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营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针对65~79岁的老年人提出了4条核心膳食指导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大豆制品
主食多样化
老年人更加需要注意摄入丰富食物品种。日常主食除精制米面外,还应有小米、玉米、燕麦、红薯、土豆等各种杂粮和薯类。
餐餐有蔬菜
多选深色叶菜,尽可能换着吃不同种类蔬菜、选择不同种类水果,每种吃的量少些,种类多一些。由于水果中某些营养素含量不同于蔬菜,因此不能用蔬菜替代水果。
动物性食物充足
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有利于减少老年人贫血风险、延缓肌肉衰减的发生。因此应争取每日摄入120~150g动物性食物,其中鱼畜禽肉蛋类各40~50g。食用畜禽肉时,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
多吃大豆制品
豆类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植物蛋白,摄入充足的大豆类制品(豆腐、豆腐干、黄豆芽等),达到平均每天15g豆类的推荐水平。
鼓励共同就餐,保持良好食欲,享受食物美味
老年人由于社会交往渠道受限,社交空间被压缩,容易发展成离群索居状态。因此,建议老年人主动参与食物采购和制作活动,与家人、好友共同进餐,营造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参加群体活动,感受来自家人、亲友的关心与支持,有利于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此外,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食欲有所降低,建议采取不同的烹饪方式,丰富食物的色泽、风味,增加食物本身的吸引力,保持良好食欲。
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保持适宜体重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衰减,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均下降。因此,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确定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同时兼顾兴趣爱好和运动设施条件,选择多种活动类型,尽可能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尤其是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有利于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延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衰减的发展。
老年人体重不宜过低
许多老年人都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瘦才代表健康。然而,老年人过瘦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增加死亡风险。老年人体重不宜过低,BMI应保持在20.0~26.9kg/㎡。
定期健康体检,测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
定期体检(至少每年1次),量血压、测血糖、称体重等,尽早发现健康问题,及时调整膳食营养,应对身体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来源:武汉市江岸区卫生健康局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做好“三防”,提高老年健康指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