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人口统计数据犹如一声长鸣的警钟:2025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如汹涌浪潮般突破 3 亿大关,而到 2050 年,更会攀升至峰值的 4.7 亿左右。在人口老龄化的汹涌浪潮席卷之下,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似火箭般逐年升高,老年人已然成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最为庞大的群体。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康复医疗难题,俨然成为当今社会亟待攻克的重要堡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老年康复领域,人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它对于提升晚年生活品质有着如同璀璨明珠般极为重要的价值。那么,老年康复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它又能为老年人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帮助呢?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老年康复的多维度内容。
老年康复的对象涵盖广泛:
一是身体或功能残疾清晰可辨的老年人;二是被各种慢性疾病及其引发的器官功能障碍所困扰者,如慢性心肺疾病、中风(无论是出血性还是栓塞性等)、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失眠等;三是因生理性或病理性衰老(像咀嚼困难、活动受限、跌倒、步态障碍等)导致日常生活能力滑坡的老年人。
老年康复的治疗方法
老年康复的治疗方法多样且个性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物理康复:通过进行肌力锻炼、平衡与协调练习、直立与步行训练等措施,助力老年人提升体力和优化运动能力。
2.功能性训练:通过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娱乐活动和工作相关技能,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生活品质。
3.辅助器具适配:根据个人需求,适配踝足矫正器、膝踝足矫正器等设备,助力老年人优化行走能力。
4.心理健康干预:通过心理咨询、生物反馈疗法等手段,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促进心理健康。
5.传统医学疗法:运用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方法,调整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6.压力性损伤管理: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减轻老年人的不适。
7.疼痛控制: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有效控制老年人的疼痛状况。
8.痉挛缓解:通过消除诱因、药物治疗和伸展训练等方式,减轻老年人的肌肉痉挛。
9.心肺功能锻炼:类似心肺活力的激发器,包括缩唇样呼吸、有氧耐力训练、抗阻力量训练,为生命的动力引擎加油。
10.营养干预: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定制个性化的营养计划,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如影随形,这种使骨骼脆弱易碎、大幅增加骨折风险的常见骨骼疾病,其治疗绝非仅靠药物就能独当一面,康复治疗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康复训练能够强壮骨骼与肌肉,如同为身体铸就坚固的平衡铠甲,提升稳定性与平衡能力,从而巧妙降低跌倒与骨折的风险;通过康复锻炼,患者犹如重获新生,日常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改善;对于骨质疏松常伴的疼痛问题,恰当的康复治疗好似神奇的镇痛魔杖,助患者有效管理疼痛;康复治疗还宛如心灵的阳光使者,帮助患者驱散情绪阴霾,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患者家属在老年康复的征程中亦肩负重任:一是提升疾病认知,鼓励清醒病人自行翻身、床上活动,适当下床活动,防止痰液淤积在肺内。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协助翻身及叩背,每2小时一次;
二是开窗通风,保持房间清洁、干燥,注意室内自然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三是注意保暖,将室温稳稳维持在 22 - 24℃,定时为病人更换尿布,在翻身、叩背时尽量减少暴露患者;
四是加强口腔卫生,定时为病人进行口腔清洁,如果病人口腔内滞留食物,鼓励舌头运动以顺利吞咽;
五是避免呛咳,特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进食或饮水时要小心,避免误吸引起呛咳,饭后保持坐位20-30分钟可减少食物反流几率;
六是鼓励饮水、稀释痰液,病情许可时让病人多饮水,意识障碍患者则要防范饮水呛咳,以免肺炎反复加重;
七是保持心情愉悦、戒烟酒,让病人在愉悦的心境中远离烟酒危害,抽烟会扰乱抗感染的纤毛活动,刺激咽喉黏膜,饮酒尤其是高度数酒,会使全身血管扩张,兴奋大脑中枢,影响睡眠,削弱抗病能力。
老年康复预防是与时间的赛跑,早老期(70 岁前)就应开启康复训练,此时身体适应力好,治疗效果佳、功能改善显著。老年人要积极主动,心怀希望,家属则应全力配合鼓励。并且,需清晰认知康复目标与预期,制定合理方案,避免悲观与好高骛远。
来源“老年康护服务模式研究”课题组
上一篇:“老年康护服务模式”课题组成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