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划重点,2025年全国省区市老龄工作将从这里发力→
时间:2025-02-17 09:25:38

内容提要:

本文撷取了2025年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老龄”“养老”的重点工作安排,供各地学习借鉴。

北京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

天津市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完善养老、医保、低保、工伤等待遇政策,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优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幸福院)30个、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个。

河北省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推动省属骨干大学与京津高校深度对接,加快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力促一批京津养老项目布局河北。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医养康养结合。

山西省

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展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事业。

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城市整体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关切,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医养康养基地。开展新时代“三晋银龄行动”。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

要紧紧抓住民生服务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围绕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大规模、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打造一批信得过的专业机构、叫得响的服务品牌。要重视发展银发经济,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丰富旅居养老、商业养老、互助养老、医养结合等业态,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

辽宁省

平稳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

吉林省

为7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厅和助餐点1000个,基本实现乡镇、城市社区全覆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覆盖面。着力发展老龄、慈善、残疾人、地方志、中医药、红十字、妇女儿童、志愿服务等事业。

黑龙江省

强化政策赋能促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有效激发潜能增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强化餐饮、摊市等基础型消费,发展文化、娱乐等改善型消费,扩大数字、养老、托育等服务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重点发展中医康养、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挖掘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冰雪消费潜力。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扩大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覆盖面,调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新增护理型床位1万张以上,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上海市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聚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统筹调整养老金、医保、低保等民生待遇标准。提高养老托育服务品质。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加强养老与医护床位联动衔接、资源共享,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加大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力度,扩大长护险服务供给,深化智慧养老院等养老科技场景应用。

江苏省

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实好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政策。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不断完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失能老人健康服务试点,推动县市区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

浙江省

平稳有序推进延迟退休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推进医疗保障省级统筹,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扩面和权益保障,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加快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推进社区食堂(老年食堂)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加强失智失能照护服务供给。

为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配置AED达每10万人45台。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8000人。为全省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持续推进长护险提质扩面,新增参保人数1500万人,实现长护险制度基本覆盖。

安徽省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扩大服务消费,释放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消费潜力。积极发展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布局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引进全国首店、省市首店200个以上。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福建省

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扩面专项行动,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深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建立城乡居民连续参保、基金零报销激励机制。完善养老托育体系,持续擦亮“福见康养”品牌,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2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60%;加强适老化改造和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一老一小”家政服务潜能,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

江西省

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建立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升级、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老年社会参与扩面三大行动,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建设300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

山东省

持续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0家,新增智慧养老院30家、家庭养老床位1万张、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扩大老年健康产品服务。建设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50个、认知障碍床位3000张。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健全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河南省

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完善基本医保门诊保障机制,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100家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服务水平,实现1000所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建成100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培育100个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4万张。

湖北省

有序提高医保、低保标准,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扩面提质,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平稳落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实施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强化、优质供给市场扩容、健康产业加快培育三大工程,协同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湖南省

全面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扩面提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老年人“时光守护”床位2000张。

广东省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推动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健康发展,打造“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引导更多有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更高基准养老保障。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加快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和转型发展。优化老年助餐服务,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我们要坚持增供给、优服务,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全力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放心消费”创建。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

海南省

继续推进小而美、受益广的民生项目,对票决出来的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力量攻坚,全力以赴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763万人,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统一、稳步提高。全面推广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各市县至少建设1家公立型或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推广居家社区养老“建枢纽带站点进家庭”模式,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2个。开工建设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

重庆市

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完善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推广老年助餐和互助式养老服务。建设统筹适配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增加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医养结合服务功能,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发展银发经济。

四川省

挖掘新兴消费,瞄准“一老一小”需求促进服务消费,鼓励支持网络定制、智能筛选等个性化消费,加快发展演艺赛事、游戏电竞、国风国潮、网络微短剧等新业态,培育集聚演艺赛事运营主体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消费创新引领集聚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和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推广个人养老金政策。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加强支持家庭养老的日间照护、短期托养、康复护理、助餐助浴、智慧监护等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支持老年大学利用社会资源设置教学点,扩大学位供给。实施新时代“天府银龄行动”。

贵州省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振重点领域消费。持续激发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保持打击诈骗老年人、新型网络违法犯罪等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涉外安全治理能力建设,全力保障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健全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启动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配套政策落地。

云南省

做实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力争旅居人数达600万,加快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打响“银龄”品牌。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深入实施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康养综合体。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进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推进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试点。

西藏自治区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推动社保卡在更多省份、更多领域、更多场景实现“一卡通”。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研究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长效机制。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陕西省

健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积极挖掘数字、绿色、智能新型消费潜力。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鼓励嵌入式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进社区,扩大普惠养老托育覆盖面。

甘肃省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全面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补齐城乡养老服务短板,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现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全覆盖。利用乡村闲置资源,改造建设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继续实施万名老年人白内障复明工程。利用现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20个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

青海省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加快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服务消费圈,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强残疾、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改造1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把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床边、身边。

宁夏回族自治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精心呵护“一老一小”。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支持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饭桌覆盖率分别达到90%、60%、35%以上。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向特殊老年群体发放服务和护理“两项补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加强老年、妇幼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托育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老年杂志社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