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熊崇铣精神抖擞,无论走路还是坐车,他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构思小说人物、情景,如果突发灵感还得赶快拿起纸和笔记录下来,这样一晃就是40年。
前几日,记者见到了熊崇铣,他幽默风趣地说道,如果不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孙子都已长大和自己耗时20多年写成的作品问世,还真不相信自己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高考梦
熊崇铣从小喜欢文学,在上小学和中学时,他的作文往往是全班的范文。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熊崇铣参加了高考,当时他已经30岁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直到现在还保存着当时的准考证。“当时我总分考了239分,分数线是250分,其中语文考了59.5分,那时我们考场里,语文没有一个及格的。”熊崇铣说起往事历历在目,因为当时只是初中毕业,虽读过一段时间高中,但没有复习就参加高考了。因为当时有年龄限制,所以他带着遗憾没能再次进入高考考场。
没考上大学并没有阻止熊崇铣对文学的热爱。他博览众书,如饥似渴地读着每一本书。当时国外翻译过来的作品非常少,熊崇铣总是先读那些最为难得的外国翻译作品。而这也让他了解众多外国文学,为他日后创作的《人类共婵娟》奠定了基础。
《人类共婵娟》承载老人梦
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一天,熊崇铣的儿子放学回家,说是《中国青年报》登了一则征文启示,大意是: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到过去的年代,你将如何行事,能有什么样的作为?
儿子开始兴致勃勃地构思,而这时,熊崇铣也有了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想法,脑海中浮现出《清明上河图》的图景。“要是时光可以倒流,我就穿越时空回到北宋汴京,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和文化学者造访御都汴京,拜访文化巨人和艺术大师,弘扬中华文化。”
于是,熊崇铣就有了第一稿约三千多字游记式的散文《逆时空北宋汴京游记》。文章的背景就是饱含中华文化底蕴的《清明上河图》。
六年前,他去拜访自己的初中语文老师刘大松先生,谈起熊崇铣写作的穿越式散文和情节人物设置,他的老师很感兴趣,并提出,可以将游记式散文展开扩写成小说,故事可以虚构。
得到老师指点,他开始酝酿构思。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内容、有艺术、有文采、有意义、有价值的小说呢?
熊崇铣介绍,他的长篇穿越小说《人类共婵娟》从构思、酝酿到下笔写作,历经二十多年。写写停停,断断续续。故事内容和谋篇布局,人物设置和矛盾处理,经多次修改和重新架构,语言文字也是反复斟酌和推敲,反复润色和修饰。光是书名就改了三次,最终确定为25万字的《人类共婵娟》。
整篇小说以“世界同和谐,人类共婵娟”为中心思想。
读书写作心得
熊崇铣总结了自己读书写作的心得。
他说,写小说,除了需要有一些天赋,还需要有一些文学修养。
他认为,天赋是与生俱来对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敏感和爱好,也是对文学艺术不由自主的喜好与追求;文学修养是在学习语言文字时的求知若渴,也是日积月累,就是天长日久的学习,持之以恒的求索。总而言之,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时,于字里行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咀嚼出字、词、句子、段落的书中意思、韵味、诗意,品味出书所阐释的思想和真谛,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构想。
熊崇铣说起对文学兴趣的影响,不得不提到他的小学语文老师丁培忠先生。“他语文课讲得好,文章写得好,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我也许就是受他的影响,喜欢语文,开始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书籍,渐渐地喜欢看书,喜欢上了文学。”熊崇铣说,而刘大松先生对自己的影响可谓深远,如果没有刘老师的指点,就没有《人类共婵娟》。
谈及自己的写作过程,熊崇铣回忆说,如果没有电脑的出现,他的小说还要推迟几年问世,现在自己打字已经从“一指禅”,到了稍微熟悉的键盘的操作。
“著名作家路遥对我影响也很大,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中介绍到,他每日写作十六七个小时,在疯狂的写作,而我是写写停停。读完后,我由原来的每日写作2小时提到6小时。”熊崇铣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开始创作第二部小说《太空史诗》。(内蒙古晨报记者 李艳红)
原标题:点赞!耗时20多年古稀老人 书写25万字长篇小说
(责任编辑: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