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7号楼的养老中心开门了,还是全市首家呢!”新年伊始,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业的消息,在周边居民当中引发不小的轰动。位于魏公村斜街7号院7号楼的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全市第一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集社区餐厅、居家服务、托老床位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元旦刚过,这里便迎来了第一位入住的老人。
新年伊始,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这是全市第一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多种需求。
托老服务就在家门口
暖色调的室内设计,语音控制的智能设备,还有各种贴心的“适老”小细节……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托老服务区,成了不少老人理想中的“养老房”。托老服务区一共28张床位,可以长住也可以短托,优先安排高龄和失能老人入住,为不少家庭减轻了照护压力。在二楼的一间房间里,84岁的张中心老人坐在轮椅上,边吃蛋糕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在这里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服务怎么样?张老伸出大拇指,连说了三个“好”。“吃、喝、拉、撒、睡都考虑到了。”老人如数家珍,对“新家”非常满意。
张老说,他其实就住在旁边的韦伯豪家园小区,离养老服务中心步行只有几分钟。那为什么要搬进这里呢?原来,老人患有脑梗和多种慢性病,生活无法自理,身边离不开人照顾。由于子女远在国外,日常照料就落在了80岁的老伴身上。“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沉重的照护压力让老伴有些力不从心。
去年年底,张老的老伴了解到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开业,便为张老报了名。在这里,张老被评估为“介护二级”,洗脸、排便都需要养老护理员帮助。护理员每两三天就要为老人洗一次澡,而且护士还会根据老人的评级制定护理计划,让老人得到24小时的照护服务。
看到张老的状态越来越好,老伴十分欣慰。她说,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专业,让人放心。最重要的是,这里离家近,她随时都能来看看。
餐厅称重收费受老人欢迎
楼上是托老服务区,楼下是居家服务区,作为一个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就连位于一楼的社区餐厅,都让人眼前一亮。
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我们引进了餐饮机器人,6分钟能出10个人的餐。”工作人员李鑫月口中的餐饮机器人,外形酷似一台洗衣机。别看是机器人当大厨,炒出来的菜却非常可口,少油少盐,又比较软烂,很受老人欢迎。
更受老人欢迎的,是贴心的计价方式。李鑫月说,社区餐厅采取称重收费,并面向老年人推出不同的优惠价格。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餐,收费标准是2.6元/两;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餐2.5元/两;80岁以上的老年人2.3元/两。而且,社区餐厅还面向80岁以上的老年人推出了优惠套餐,一荤一素加上一份主食,只需要9.9元。
“这种方式老年人容易接受,又避免了浪费。”李鑫月说,社区餐厅元旦开业以来,每天都能接待100人左右在此吃午饭,除了老年人之外,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从下周开始,社区餐厅还将推出早餐和晚餐。
社区餐厅元旦开业后,除了老年人之外,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就餐。
社区养老需求“一目了然”
除了提供服务,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养老枢纽”,还集合了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等功能。在服务中心,一块大屏幕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大屏幕之上,是紫竹院街道养老需求热力图。通过这块大屏幕,整个街道各个社区的养老需求可以“一目了然”。
“热力图上红色的范围越大、颜色越深,就代表着社区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越旺盛。”李鑫月说。根据大屏幕上的显示,北京外国语大学社区、厂洼社区等社区的居家养老需求较为突出。养老服务中心就是通过这些热力图分布,整合协调资源,精准地解决社区老人的“急难愁盼”。
据介绍,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北康养e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出了一份包含158项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清单。目前,社区老人需求较多的仍然是助餐、居家照护等服务,随着春节临近,助洁的需求也渐渐多了起来。
据了解,北京市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重点打造具备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养老等功能的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完善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品质有保障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能够享有就近就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今年,全市将建设不少于100家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前,每个街道、乡镇都将建成至少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全市的第一家,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样板。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
下一篇:重庆: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困局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