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的中铁一局集团李家村东院小区,人性化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充分彰显出该小区对老年居民的友好。
从人车分流的彩色步道,到可坐式坡道电梯……作为陕西省首个综合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李家村东院小区近年来不断推进试点项目建设,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幸福养老。
“小区从细节抓起,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社区居家养老环境,让我们老年人居家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2024年12月27日,谈起现在的生活环境,李家村东院小区居民魏新策不停地夸赞。
如今,陕西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适老化改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设。
在政策支持方面,陕西此前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加装电梯、养老应急呼叫器、无障碍的盲道(坡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适老化设施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畴。
养老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事项。近年来,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陕西多地积极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即在社区范围内打造居民步行15分钟可享受的多元化养老服务网络,把养老服务资源汇集在广大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更好满足他们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就是这个呼叫器,一按就能接通,随时有人接听。家里还安装了警报器、感应夜灯等,作为子女,我们心里也不慌了。”说起家中增添的智慧设施,家住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广场社区的居民许豫秦说。
科技赋能,让居家养老省心放心。如今,这样的“智慧养老”场景建设在陕西各地社区逐渐推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正从基础保障向适老化和场景化转变。
在养老服务中,解决好“做饭愁、吃饭难”问题是关系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关键。一日三餐再平常不过的事,对很多老人而言,尤其是高龄、空巢、失能老人,却并不容易。
社区暖心“小食堂”,托起民生“大幸福”。在铜川市王益区红旗社区,“红旗幸福小厨房”因距离近、价格实惠、品种丰富,让不少社区老人“尝”到了实惠。
除了助餐,陕西各地社区还结合自身实际打造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浴等服务,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据统计,截至目前,陕西日间照料中心已覆盖93.8%的城镇社区,通过“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多样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延伸。
在府谷县,家住赵石尧社区的居民苏金良吃完早饭,便会踱步前往“家门口”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准时“打卡”。“这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还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苏金良说。
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已成为陕西养老服务的生动注脚。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陕西各地各部门推出了许多有力有效举措,让养老保障网越织越密。
如今在陕西,越来越多的老人感受到了从“养老”变“享老”的幸福体验。省民政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陕西将构建起“一县区一院所、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享受便利的养老服务。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