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空气变得干燥,病毒性流感也进入了高发期。尤其对于长者的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较弱,护理人员因密切接触各类人群且工作压力大,都属于流感的易感人群。那么,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如何预防长者及护理人员感染病毒性流感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支招。
一、了解病毒性流感
病毒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见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等。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后再接触口鼻等途径传播。感染流感后,通常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对长者的健康威胁尤其大。
二、长者预防流感的措施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长者应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接种疫苗也可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健康生活方式
1.注意保暖
冬日气温较低,长者及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暖,适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感冒会降低身体抵抗力,使流感病毒有机可乘。
2.适量运动
在冬日,长者可选择在室内进行一些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如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之间。
3.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对于长者的健康至关重要。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长者应保证每天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三)日常防护
1.注意个人卫生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保持手部卫生至关重要。长者及护理人员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在触摸口鼻眼之前、吃饭前后、如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后等关键时刻,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
2.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在流感高发期,长者应尽量减少前往商场、超市、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次数。如果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四)增强免疫力
除了上述措施外,长者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 C、维生素 D、锌等,以增强免疫力。但在补充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避免过量补充。
三、护理人员预防流感的措施
(一)疫苗接种与防护用品使用
护理人员同样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这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减少将病毒传播给长者的风险。在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口罩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或防护口罩,并定期更换。手套要及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二)工作环境管理
护理人员要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定期对病房、护理站、公共区域等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如桌椅、扶手、门把手等。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餐具、床单、衣物等,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三)健康监测与自我保健
护理人员应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包括测量体温、观察有无流感样症状等。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就医,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在工作之余,护理人员要注重自我保健,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可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技巧等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四)培训与教育
医疗机构或护理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包括流感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症状识别、消毒隔离方法等。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防控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机构层面的防控策略
(一)制定应急预案
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应制定完善的流感应急预案,明确在流感疫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包括隔离、转诊、消毒、人员调配等环节,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疫情。
(二)访客管理
严格控制访客数量和探视时间,对访客进行体温检测、询问健康状况等,要求访客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禁止其进入机构探视。
(三)物资储备
储备充足的流感防控物资,如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剂、体温检测设备等,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满足需求。
冬季流感高发,长者和护理人员都要重视预防。通过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保持健康生活、日常防护、环境管理、健康监测等,以及机构层面的有效防控策略,能够大大降低流感的感染风险,保障长者与护理人员的健康,共同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用关爱与责任为长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老年康护服务模式研究”课题组
上一篇:“老年康护服务模式”课题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