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里面湿疹。”“眼睛痒?你这个是鼻子的问题。”“小孩子要早点睡,抵抗力会强一点。”走进金华市金东区第二人民医院,也就是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卫生院的五官科,头发花白的医生盛梦尚正被病人们团团围住。每一位前来问诊的病人,他都会详细了解病情、病史。沟通中,他在方言和普通话间流畅切换,偶尔拿出额镜查看病况,然后用左手在键盘上开具药方。每每和病人解释病因、给了用药说明以后,盛梦尚都会附带一句:“听明白了没有?”
每周,盛梦尚除了在这里坐诊5个半天以外,还要去兄弟单位坐诊2个半天。早上7点30分到岗,然后便一直在座位上接待各种病人,11点是医院上午下班的点,但由于病人太多,他往往要等到11点30分左右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才能休息。科室单日门诊人次最多达到过203人,对于他如今的年纪,这已是超负荷工作了。“因为常常赶不上饭点,我以前需要发愁吃饭问题,现在食堂里也知道要给我留一份饭,我就没有顾虑了。”
病人来找盛梦尚看病,除了他医术高超以外,更多的是“信任”。
1955年出生的盛梦尚17岁从医,至今已有50多年。谈到如今的“名声在外”,盛梦尚表示最要感谢的是他的父亲,“我父亲教给我的除了医术以外,还有医德。”
而17岁从医时开出的第一张药方也让他铭记至今。那时,有一位老奶奶找到盛梦尚的父亲看病,父亲让盛梦尚为其开药方。在了解了病情并斟酌了很久以后,盛梦尚慎重地开出了一张包含13味中药材在内的药方,最终被父亲划去了一味中药材。送走病人后,盛梦尚向父亲道出疑惑:“这位老奶奶怕冷又怕热,我开柴胡有什么不妥吗?”父亲回答道:“治怕冷怕热用柴胡确实可以,但她的耳朵会有闷塞感,你治病不能那么治的,把柴胡改成葛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你的药方需要病人吃4天,我的药方只要她吃上3天就好,这不是给老百姓省钱了吗?”
父亲的这番话深深印在了盛梦尚心里,让他牢记至今,激励着他在50多年的时间里不忘初心,不断学习,增进医术。他刻苦钻研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疾病,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诊疗方法,治愈了不少上海、杭州等大医院都未能治愈的疑难杂症。在前来问诊的病人里有不少都曾在其它医院就诊,却依旧要来找盛梦尚。“盛医生看过了后我会放心点。”“盛医生人好呀,所以我一定要他帮我看病。”
至今,盛梦尚也依然保留着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医生如果不刻苦,就是老百姓要吃苦啊!”说着,盛梦尚翻开了手边的一本书,展示了一张“新鲜”的药方。“这是前两天一位病人来我这看病时带过来的一张药方,我觉得很好就随手记下来了。”而在他开具的药方里没有大处方、人情方,平均处方值不足50元,他总是希望患者能花更少的钱治好病。
从赤脚医生做起,盛梦尚一直扎根在基层,服务于农村。他曾拒绝过很多医院的高薪聘请,拒绝过朋友要帮他开私人诊所的提议,也拒绝过商家为他在医院设立眼镜柜台等建议。面对这些诱惑,他说:“我不是不缺钱,但不能违背初心,不能对不起大家对我的信任。”
2015年的时候,盛梦尚本可以退休享受清闲生活,却舍不得离开陪伴了他半辈子的工作岗位,毅然选择在岗继续为病人排忧解难。新医改以后,盛梦尚所在的五官科病人数屡创新高,如今的五官科只有他和他的夫人两名医生,科室年门诊量却达到3万人次。他急切地希望能有年轻人来学习传承他掌握的医学知识,服务更多的老百姓。
来源:金华学习平台 作者:张鹤 黄文龙 作者单位:金华市金东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