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离退之家 >
贝良华:退休不退岗,为善治七都献余热
时间:2024-11-19 11:20:10

“做调解工作要有立场、要会沟通,更要懂得应对……我们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德’服人……”

11月8日下午,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组织各村(社区)矛调中心业务负责人、专兼职调解员,开展矛盾调解综合能力培训。培训会上,贝良华结合案例,将自己20余年矛盾调解积累下来的经验倾囊相授。

贝良华是七都镇社会治理办公室的一名退休干部,头发已然花白的他,仍在为打造“美美与共”的“善治七都”贡献力量。

跨界司法 独创管理软件

贝良华是庙港人,年轻时曾任职于庙港农业部门。2004年,七都镇筹备成立司法所,贝良华于次年被任命为副所长。作为一个新设部门,当时的镇司法所人员不多、力量有限,贝良华便身兼数职,和领导同事一起“白手起家”。

入职司法所的第二年,贝良华开始接手派出所移交的“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量大、过程繁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贝良华在业余时间,编程制作了一个“社区矫正”管理软件。软件数据库内,矫正人员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查找。

此外,贝良华还给软件设置了一个“到时提醒”功能,方便掌握每个“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进度。

后来,“社区矫正”管理软件因操作方便、精准高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得以在各乡镇司法所推广。

巧用民俗 调解广受好评

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的性格,让贝良华在矛盾调解这项工作上做出了成绩。

“有矛盾要调解,找老贝,靠谱。”大家都喜欢叫贝良华“老贝”,一来是觉得亲切,二来也是对他调解工作的信任。

不久前,贝良华就巧用七都“借下处”的农村婚嫁习俗,缓和了七都某村老张(化名)、老李(化名)两户人家的纠纷。

老张与老李是多年邻居,因门前一条道路,多年来两家矛盾不断。眼看老张家孩子要结婚了,老李就扬言要在婚礼当天“好好热闹一下”。

眼看喜事将近,老张犯了愁,路的事不解决,到时老李真来闹事,怎么办?

老张找到了村里,村里把事情反映给派出所和镇矛调中心,最后,贝良华和派出所分管领导接下了这个活儿。

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贝良华和工作人员一起开展了几轮调解,但道路纠纷一时无法解决,婚事在即,为缓和矛盾,贝良华想出了“借下处”的办法。

所谓“借下处”,就是借场地办事。以前七都农村婚嫁摆酒宴,主人家地方不够,就找邻居借用场地,为了表达谢意,主人会提前给邻居送上点礼品。

于是,在操办婚礼前,老张提着礼物找到了老李,希望借用老李门前道路和场地。最后,老李同意了这件事,婚礼也得以顺利举办,两家人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随后,贝良华“乘胜追击”,不久前,他又把两户人家叫到一起。调解会上,贝良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终于解开了两户人家的心结,两户人家重归于好。

热情不减 培育调解能手

今年,七都镇启动了社会治理“江村”实践行动,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向深入。贝良华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他仍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不仅担任镇矛盾调解中心的专职调解员,加入了“七娘舅工作室”,还创办了个人品牌调解室——“老贝”调解工作室,仅今年,贝良华已经参与化解30余起矛盾纠纷。

此外,贝良华还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七都培养矛盾调解能手,组建专业化矛盾调解队伍。曹阳是七都镇矛调中心的一名“90后”专职调解员,也是贝良华的“传帮带”对象。

涉土涉建矛盾、婚姻家庭纠纷、邻里几代纠葛……面对这些乡镇常见的矛盾纠纷,贝良华会结合以前解决过的典型案例,作庖丁解牛式的拆解、细化,以案释法、以案释理,向曹阳传授调解策略。

“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精细化的社会治理,这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员参与进来。”贝良华说,他会继续做好矛盾调解和调解员培训工作,为推进七都社会治理现代化继续贡献力量。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者:沈卓琪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