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鼓励退休民警就近到社区警务室发挥余热
“银发”力量护社区 基层治理添助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吉林省有这样一群公安退休干部,他们退而不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法规宣传;他们心怀热忱、精神饱满,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银发”志愿者的精神风貌。
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机关部分退休干部响应公安厅政治部倡议,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就近到社区警务室报到,志愿从事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贡献余热。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10余名退休干部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建立多元志愿服务队
11月下旬,长春市的最低气温跌至零下10摄氏度,漫天雪花中,一支由吉林省公安厅退休党员干部组成的巡逻队在小区内巡逻。“虽然管的都是群众身边的小事,但退休了还能继续发光发热,这让我感到十分自豪。”巡逻队志愿者王殿学说。
为推动退休干部助力社区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吉林省公安机关主动协调对接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共同研究确定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为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依据特长爱好、志愿服务方向等信息建立多元志愿服务队,组织老干部担任治安巡逻员、矛盾调解员、法治宣传员、社会网格员、小区楼道员、和谐文艺员、红色宣讲员、公益志愿员、义务服务员、扶贫助学员,充分发挥“十员”作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
吉林省公安机关主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载体新路径,组织老干部协助公安派出所和街道社区就地就近参与巡逻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老干部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运用丰富的公安工作经验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小区里的苗头性案事件、治安隐患、矛盾纠纷、消防隐患。
退休前,丁华原是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是有名的排爆专家,也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退休后,丁华原主动到铁东分局七马路派出所富强社区警务室做志愿者,创新性地提出了“邻里守望相助”计划,在社区内推动建立邻里互助小组,鼓励居民相互关照、信息共享,特别是在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联系警务室,邻里合力织起一张无形的安全网。
化解矛盾开展普法宣传
吉林省公安机关定期组织治安、户政、法制、信访等警种部门协助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对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进行指导和培训,帮助老干部了解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同时,从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干部中挑选一批懂群众心理、会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纳入“银发”人才库。
长春市公安局退休民警韩灵波所在小区经常发生地下车库漏水、电梯运行故障等问题,业主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无果,双方矛盾不断激化。韩灵波对接社区工作后当起“和事佬”,逐一剖析问题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着力点。最终,在她的努力下,业主代表、物业公司、派出所民警和社区代表坐在一起,共同制定了整改方案,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此外,吉林省公安机关组织老干部深入学校、社区(村屯)、企业开展红色宣讲和普法宣传,并积极倡导老干部为身边有需求的群众,特别是鳏寡孤独、生活困难、残障人士提供义务帮助。78岁的袁春和是吉林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他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为居住小区瘫痪老人免费上门理发,为小区居民义务磨菜刀、磨剪子。今年,他被吉林市船营区临江街道泰和社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志愿者先进个人和2024年第三季度“船营好人”。
(记者 庄玲玲 通讯员 崔馨予)
(责任编辑: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