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离退之家 >
“银龄先锋”罗锦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时间:2025-01-10 14:05:31

冬日的暖阳洒在望谟县新屯村的每一个角落,村口的“省级诗词之乡”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刚刚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份荣誉的望谟县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罗锦峰站在村口,望着新屯村的崭新面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份厚重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望谟县各族干部群众的。”罗锦峰说这话时,眼神炯炯有神而充满温暖。

微信图片_20250110140334.png

“人可以退休,但思想不能退休”

“人可以退休,但思想不能退休。”这是罗锦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50年12月出生的他,参加工作后,先后任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务工作委员会主任、望谟县人民政府县长等职。2010年10月退休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屯村人,在父老乡亲的热情邀请下,成为新屯村的新农村建设总顾问。

“闲不住”的罗锦峰,2018年6月,牵头筹建的贵州省首个村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新屯村挂牌成立,2021年5月,新屯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新屯街道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合并为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有正式党员27名,支部委员5名,罗锦峰一直任支部书记。

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以来,除抓好自身建设外,协助配合新屯村两委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积极发挥“银龄先锋”作用,为家乡出谋献策,推动新屯村发展得更好。

“以前我们村是泥巴路,现在全是柏油路,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泥巴甩在裤脚上,这些都得益于‘老县长’他们这帮‘老人’。”卢先勤老人今年83岁,亲身经历、亲自见证了新屯村的新时代蜕变。

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采取“退休干部支部委员会+村支部委员会+村委会”和“三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村里发展大事、要事、难事,合力解决村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克服工作部署的主观性、局限性、片面性,为群众办实事。同时,依托新屯村综治中心,设立“调解工作室”,发挥退休干部党员的威望、经验优势等,当好街坊邻居“和事佬”,累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8起,共解决民生实事50余件。

“我们这些老同志,虽然退休了,但我们的党性不能退休,我们的责任感不能退休。”在罗锦峰的带动下,在他的带动感召下,新屯籍离退休老同志纷纷投入到新屯村的建设中来。

2020年,罗锦峰被评为“全省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所在支部先后被评为“全省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全省离退休干部‘六好’示范党支部”。

“留住乡愁,传承文化”

走进新屯村,随处可见以诗歌为背景的文化墙,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带有新屯民俗特色的对联。而这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从何而来?罗锦峰既是新屯村民族文化传承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留住乡愁,传承文化。”罗锦峰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对文化的热爱。

挖掘民俗传统,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罗锦峰协助村两委培养多名乡村诗人、艺人,与大家一起谱写村歌、编写民族画册,打造50米诗歌长廊,出版15万字的《新图织梦·屯景如诗》,推出布依蜡染刺绣、五色花米饭、节庆表演、布依歌舞等特色文化节目。

“我们的文化不能丢,我们要让后人知道,新屯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罗锦峰说。

罗锦峰通过与寨老攀谈,收集他们的回忆、讲述等,历时三年半形成36万字的《新屯村志》,全面记述新屯村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人物、民族风情等,展示新屯祖祖辈辈的足迹及全村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

2023年,新屯村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教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新屯街道获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授予“民族文化传承基地”荣誉称号。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户均一名大学生、一幢民族风情楼、一个主导产业、一辆机动车,每人掌握一门技术、人均年纯收入一万元。”这是罗锦峰与村两委在深入了解村情实际后,针对新屯村产业结构单一、不成规模、效益低下等发展瓶颈问题提出的“六个一”目标,如今已基本实现。

根据新屯村的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文化村寨,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房屋全面改造830户,景观停车场、风雨廊亭2100平方米,4个小广场3100平方米。通过协调引进企业入驻,发展壮大文旅产业,先后引进康农公司、霞雾油茶开发公司、小石头农旅公司等企业,完成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弄林生态猪养殖场、平年油茶种植园、王母植物园,打造石头寨农旅一体化和“五福”文化园,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除此之外,罗锦峰还协助村两委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为目标,着力将新屯村建设成望谟县“乡村后花园”,形成“农业打底、旅游引领、文化带动”的发展模式,构建起油茶产业带、板栗产业带、示范种植园、采摘体验园、观光植物园的“两带三园”产业发展格局,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

近年来,新屯村每年依托少数民族节日举办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杨梅节、马拉松、赏花节、“六月六”等大大小小的活动千余场次,相继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为全村创收500多万元。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罗锦峰初到新屯村对乡亲们的承诺,如今,正在一一兑现。

光阴荏苒,山乡巨变。如今新屯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新图织梦,屯景如诗”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茶余饭后,罗锦峰时常会沿着村里走上一遍,身体力行地用脚步“亲近”山村,品鉴着“村美民富生活乐”的“屯景诗梦”。

“接下来,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这份厚重的荣誉转化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新动力,继续带领新屯村的父老乡亲把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传承好,把村美民富生活乐的和美新屯发展建设好,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日子更有盼头,为‘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建设贡献银发力量!”罗锦峰说。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