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老年人被睡眠问题困扰,入睡难、易惊醒、多梦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此,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韩祝阳2025年3月19日对记者说,老年人只要掌握科学方法,良好睡眠并非遥不可及。
——建立规律生物钟。生物钟就像身体的“隐形时钟”,对睡眠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老年人应努力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尽量在晚上10点半左右上床,次日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长期保持这样稳定的作息,身体便能形成记忆,到了时间自然就会产生困意,入睡更加容易,睡眠过程也会更加踏实,从而有效提升睡眠质量。
——打造温馨“睡窝”。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是良好睡眠的基础。卧室要尽可能保持安静,安装隔音门窗或使用耳塞是不错的选择;光线要暗,厚实的窗帘能有效阻挡外界光线,必要时还可戴上眼罩;室内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保持在40%~60%,这样的温湿度条件能让身体感觉舒适;挑选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也很重要,床垫要软硬适中,给予身体足够支撑,枕头高度应以维持颈椎自然曲度为准。
——养成良好睡前习惯。睡前的一些行为习惯对睡眠质量影响很大。睡前不要观看刺激的电视节目,也不要思考烦心事,防止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可以听听轻柔的音乐,或是用热水泡泡脚,帮助身心放松;睡前要少喝水,以减少起夜次数。
——适度运动添活力。白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走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进而改善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尽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运动,以免身体过于兴奋,不利于入睡。
——重视心理健康。老年人容易因生活中的琐事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往往会干扰睡眠。子女应给予更多关心和陪伴,老年人自己也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让心情保持舒畅。(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原载于2025年3月21日《京九晚报》4版)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自我健康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